为什么要努力听懂这35只猿猴的叫声?



为什么要努力听懂这35只猿猴的叫声?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努力听懂这35只猿猴的叫声?


文章图片




题图|视觉中国

一记猿啼 , 划破长空 。

无论是“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 , 或是“山瞑听猿愁 , 沧江急夜流”的凄楚 , 千百年前起 , 这种灵气逼人的生物就融入了中国人最熟悉的景与情 , 成为我们文化基因中的诗意与生动 。
从科学的角度看 , 猿猴的啼叫也确实自有深意——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在热带密林中的研究发现 , 和很多动物相似 , 猿猴的啼鸣 , 有时意在求偶 , 有时意在向同伴传递当心危险的警报 , 有时又意在宣誓对领地、食物和伴侣的主权;声音有大有小 , 表达不同的意义 。
由于长臂猿科动物的鸣叫声颇为独特 , 而且能传播到较远的距离 , 学界常将其作为“被动声学监测系统”的测试对象 , 通过追踪这些“猿言猿语” , 我们能掌握它们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 从而知道要如何提供相应的保护 。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 , 目前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和海南省的六种长臂猿中 , 有四种已经被列为“极度濒危”——海南长臂猿便是其中最濒危的一种 , 也是全世界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一 , 濒危程度堪比“国宝”大熊猫和朱鹮 , 称其为“人类最孤独的近亲”一点也不为过 。

今年9月份 , 伴随着两只婴猿降生的喜讯 , 海南省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海口-马赛发布会上更新海南长臂猿数量为35只 。

IUCN的专家还认为 ,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上二十种长臂猿中“唯一能保持种群缓慢增长的” 。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 在“猿丁”最为稀少的时候仅有不到10只 , 如今它们的家族得以延续 , 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和与时俱进的技术参与 。
长臂猿为何消逝?
海南长臂猿令人怜爱 , 不仅在于数量奇缺 , 更在于它们“猿美声甜” 。 它们虽然容貌似猴 , 却没有尾巴 , 刚生出来的时候毛发呈金黄色 , 约莫六个月后逐渐转变成黑色 , 其成年之后的雄雌之分也很容易辨认 , 雌穿鲜亮“金皮袄” , 雄着深黑“燕尾服” 。
负责海南长臂猿保育项目管理的陈辈乐博士曾大赞海南长臂猿的叫声 , 是他听过的各种鸣叫声中最好听的 。 这些精灵会在每天清晨六七点钟 , 由成年雄性带头 , 有规律有节奏地放声吟唱 , 音色高亢悠扬 , 持续时间长达2~3分钟 。


历史上海南岛到处都是海南长臂猿活跃的踪影 。

有记载显示 , 在上个世纪50年代野外的海南长臂猿的规模仍有2000只左右 , 可是人类整齐划一的田园风光将长臂猿的栖息地划为一块块孤岛 。

到了七八十年代情况更是急转直下 , 只剩不到10只 。 背后原因绕不开热带雨林栖息地的面积锐减、人类的猎杀、还有近亲繁殖给种群复壮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等 。

长臂猿的消失 , 并不只是一个坏的结果 , 还是一个更坏的开始 。

IUCN在10月24日“国际长臂猿日”当天曾告诫 , 海南长臂猿数量的锐减也就意味着热带雨林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受到破坏 , 热带雨林对于海南和中国的意义 , 正如亚马逊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的重要性一样 。 森林环境恶化的后果 , 也会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科学的行动 , 为时不晚
还好 , 早在70年代 , 海南省在研究者们的推动下开始重视海南长臂猿的生存困境 , 随后成立了覆盖面积超过21平方公里霸王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

1988年又擢升为坐拥66.26平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003年又再次扩张到接近300平方公里 。 在给保护区扩容的同时 , 海南省也开始纠正人的行为:不许猎杀长臂猿 , 也不允许砍伐树木;用护林员、护猿人的角色替代他们原本的生计 。
要修复它们的家园 , 一个标志性的行动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立 。 这也是海南参与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

通过在公园核心保护区封山育林的做法——补植和更新树种 , 同时逐步清退经济林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2019年的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经核算高达每平方公里0.46亿元 。
据《海南日报》消息 , 自从2019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后 , 研究者发现 , 不单是长臂猿的生存状况向好 , 整个园区的生物多样性也大有改善 。 以前消失的物种回来了(比如亚洲小爪水獭) , 甚至还加入了新物种 , 比如两栖爬行新物种“中华睑虎”以及9个植物新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