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0元买下老妪头像石,4年后故宫专家估价9600万


1997年,50元买下老妪头像石,4年后故宫专家估价9600万


文章图片


1997年,50元买下老妪头像石,4年后故宫专家估价9600万


文章图片


1997年,50元买下老妪头像石,4年后故宫专家估价9600万


文章图片


1997年,50元买下老妪头像石,4年后故宫专家估价9600万


文章图片


1997年,50元买下老妪头像石,4年后故宫专家估价9600万



他叫赵立云 , 1960年的11月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 。
石界四大名石之一的岁月 , 估值价9600万的奇石 , 就在他手里 。
在他20几岁的年纪 , 他就成了当地电视台的小小摄影师 , 当时银川电视台要拍一部关于火山喷发与岩石形成的科普电视栏目 , 因为拍摄环境艰苦 , 拍摄地说距离银川1000多里远的、人迹罕至的中蒙边境一些死火山 , 很多人娇生惯养 , 不仅周期长 , 还要露营在当地 , 风餐露宿的想想都害怕 , 一个个都不想去 。
热爱大自然的赵立云自告奋勇、毛遂自荐 , 扛下这重担 。

苏宏图就是拍摄死火山的地方 , 这里人烟稀少 , 到处说一片原始地貌 , 许许多多发着亮光的石头总能让人以为捡到了宝石 。
赵立云与几个不怕吃苦的同事 , 白天就拍纪录片 , 遇到下雨或是晚上闲空的时候 , 就会去捡一些奇怪的石头带回家 。
他捡石头的爱好 , 就是从这一次拍摄之旅养成的 ,
一晃 , 十几年过去了 , 但赵立云捡石头的乐趣却并没有减少 , 相反 , 因为这些年不断的捡石头 , 他对奇石审美越来越高 , 而且苏宏图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 , 总能捡到许许多多有趣的石头 。

每一次出发苏宏图 , 赵立云每一次都不会空手而回 , 每每都能捡到些形神兼备的造型石 。
或许是因为耳濡目染的缘故 , 他身边许多同事从以前的不理解 , 甚至嘲笑讥讽 , 因为这个持之以恒同事的坚持 , 慢慢的也在一次次的了解与解答中 , 莫名其妙也渐渐爱上了石头 。
以他为首的捡石玩石小圈子 , 那是越发展越大 , 这些后来居上的玩家也在潜移默化中 , 哪怕刮风下雨每周都会去捡 , 这成了这个圈子的日常 。
1997年冬季的一个礼拜五 , 赵立云又打算和这群志同道合的石友去中俄边境的苏宏图捡石头 。

他们会在中午的时候 , 事先准备好周六与周末的食物与水 , 以及会提前检查车况 , 毕竟这一场来回1000公里的路程方方面面要做到万无一失 。
等到下班后 , 几个朋友一起聚在一起吃晚饭后 , 然后打一会儿盹 , 等到晚上11点左右就从银川出发 。
车队一路向北 , 谁累了换另一个人继续前进 , 等到第二天早上5:30左右就能到达目的地 。
中蒙边境的戈壁滩一望无际 , 下车后 , 大家整理行装 , 随便煮点开水泡碗方便面就把早餐打发了 。
这时 , 天越来越亮 , 大家腰上缠着最少两瓶的矿泉水 , 因为戈壁滩气候干燥 , 足够的水即使暂时迷路也能支撑生命脉搏的流动 。

大家分开四处 , 各自找寻属于自己的缘分 , 每一回回去 , 大家都会兴奋的拿出来斗宝 , 比较一下谁捡的石头更具有生动形象 。
此刻 , 举目远眺 , 和海平面一样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 , 很少能看到草木 , 远处 , 脚下 , 能看见的遍地都是大小不一的、五颜六色的碎石 。
这些碎石 , 就说戈壁石 。
每一块戈壁石都油光发亮 , 原来 , 戈壁石经过了两亿年的风沙打磨 , 这些石头的表层就会形成“皮”一样光滑的包浆 , 就像涂抹了一层防晒油 。
大家虽说说四处散开 , 但彼此的距离也不算远 。
要看小周又在帆布袋里装了一颗石头 , 赵立云也仔细起来 , 可今天的运气似乎好糟糕 , 眼看大家得袋子越来越鼓 , 可他却并没找到令他满意的石头 。
这也难怪 , 他玩石时间最久 , 对奇石的品质也就越高 , 普通的石头他还真看不上眼 , 他秉承捡一个像一个的要求 。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 , 那个叫小周的同伴突然喊了起来:“哇 , 这石头好大啊!”
“小周 , 不会是狗头金吧?”有人开玩笑道 。

推荐阅读